新闻资讯

上一篇: 【48812】【脱贫攻坚秋季攻势】芙蓉江乡民组:只需“菜种”不要“菜” 下一篇: 【48812】赤色主题ppt模板:捐躯堵枪眼的黄继光赤色经典传承故事党课ppt课件

辍学回家辍学种地的农村娃靠给男人卖衣服如今身价370亿


  尽管我们不止一次吐槽过他家的广告词和广告画面充满了乡村风情,土到掉渣,也不能影响海澜之家成功上市、跻身中国企业五百强。就像我们不曾想过,一个不曾被大家看好的小公司,现在估值能达几百亿美元,其创始人更是一跃登上福布斯富豪榜。

  1960年,周建平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。家庭穷困,自身又不是读书那块料,所以周建平早早就出身社会,做一些小生意。哪怕恢复高考,他也没有再回去读书,而是选择在镇上开了家照相馆继续做生意。因为当时照相馆很少,所以短短两年,他就挣了上万元。

  谁会嫌钱多呢?周建平也一样,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人生就依靠一家照相馆过日子,于是他又做了很多尝试,茶楼、花店,但效益始终没有照相馆好。

  1988年,周建平在阴差阳错下听说了镇上的毛纺织厂要转让的事情。他拿出了这些年做生意的全部积蓄,盘下了毛纺织厂。为了让大家有信心跟着他干能干好,他甚至立下了“挣钱算是集体的,失败就当自己交学费”的军令状。新桥第三毛纺厂,就在周建平和手下18个员工的努力下,红红火火的开业了。

  在那个年代,人们普遍生产粗纺,也更流行粗纺,细纺的市场需求很大,但生产的人很少。所以周建平果断调整了厂里的业务,由粗纺转向生产细纺。这一大胆的尝试让周建平成功的避免了倒闭的危机,存活了下来。

  企业越做越大,毛纺厂从粗纺厂升级到细纺厂以后,又一次升级成为精纺厂,后来又升级成了三毛集团。

  既然自己厂生产的布料那么好,不好好利用,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?周建平开始利用自身在布料上的优势,进军服装行业。1995年,周建平在国外引进的一流的服装生产线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,这标志着周建平进军服装事业的计划正式拉开帷幕。

  2001年,周建平创建服装品牌圣凯诺。为满足他做大做强的野心,他开始了漫长的考察过程。在日本的行程里,优衣库的见闻给周建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服装品牌很丰富,但价格又很大众化,这很值得借鉴。

  回国以后,周建平成立了海澜之家。在经历了漫长的细致的市场调研以后,他把海澜之家定位为“男士一站式购物平台”。必须得说,他的眼光很精准,也很善于把握机会。海澜之家成立以后,全国各地的分店很迅速的开展了起来。

  截止到2020年,海澜之家的门店已达6000余家。以2011年700家门店就能覆盖中国20个城市的覆盖率来说,海澜之家的门店连起来就像编织了一张大网,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被覆盖住了。

  2018年,周建平和他的家族以430亿的财富排名抢占了胡润富豪榜的第49位排名,2019年,他又以37亿美元跻身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。

  海澜之家的前身,也就是第三毛纺厂,初始资金也不过30余万元,而发展到如今,海澜之家的市值早已超过447亿人民币,说是中国男装产业的一哥也不为过。

  是什么造就了周建平今日的成功?除了敏锐的眼光以外,他对事物还拥有超强的直觉和判断,对自身有着清楚的定位,善于抓住机会。

  机会不会静悄悄的就跑到你的眼前来,但有些人总是独得机会青睐。这样做,你也能成为一个被机会青睐的人。

  小白兔和小灰兔去山上采蘑菇,小灰兔采了一大篮,小白兔只采到几朵很细小的蘑菇。小白兔问小灰兔是在哪里找到的蘑菇,小灰兔回答在西山上。第二天,小白兔挎着篮子去了西山,没想到还是和第一天一样,只采到几朵细小的蘑菇。

  小白兔很生气时,发现小灰兔又采到一篮子大蘑菇,这次小灰兔说是在东山采的。小灰兔采蘑菇的地方小白兔都去过,可为什么它没找到蘑菇呢?因为它没有观察环境。

  想要机会找上门,一定要多留心周边的环境,留心周边事物的变化。只有当你对周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时,有什么变化你才能更快的发现,然后做出应对的手段。

  身边事物发生了什么细微的变化,你需要及时有效地发现,这样才可以快人一步。那些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中,你要善于找到别人还不曾发觉过的独特特点,以新奇取胜。不管是那些被人忽视的点还是别人还不曾发现的点越新奇独特,就越有成功的可能。

  都说手快有手慢无,机会不会一直停留在原地等待你去发现它,而是转瞬即逝。因此,一定要做个勤奋的人,发现机会就要敢于行动。

  小孩子都知道,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要快点下手,不管怎样,先拿到手再说。难道我们作为成人,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子吗?所以别去计较那么多可能出现的后果,遇到机会就赶紧行动,紧紧的把他抓住,免得机会失去以后后悔莫及。

  在周建平的身上,除了他善于把握机会去努力以外,说干就干的毅力、认定以后就绝不退缩的勇气也很可以让我们学习。


发表人:球迷网斯诺克直播网   发表时间:2024-08-04 09:44:57    阅读:26881 次